2010年11月11日~11月16日。我院職工及部分家屬第一批赴韓觀光旅游。在這短短的四夜五天我們遠離緊張的工作環境,盡情地自我放松愉悅身心。享受異國的風土人情。
先上傳一張合照吧。在青瓦臺附近的花壇前拍的。
第一天早晨6:30在單位樓下集合前往鹽城機場。一路上大家難掩激動的心情。人還在國內心卻早已游離在了韓國。
天上的感覺。云是軟綿綿的。這才是真正地遠離了喧囂。
一個半小時后飛機抵達仁川機場。激動的心情難于言表,下了飛機對什么都是好奇的。大家拿起相機在機場就照個不停,期待未來幾天精彩的行程。
初到韓國,第一個感覺是干凈,路邊的綠化帶的面積很大,花草鮮艷奪目,與一塵不染的柏油路交相輝映,令在中間行駛的司機心情舒暢。
抵達首爾,先去吃當地的一種特色飯——人參雞,一人一個小盆,盆里是一只童子雞,雞里包著糯米、人參,湯還可以煮米線,一嘗,那味道至今令人回味無窮。
第二天我們首先去了三八線。三八線是位于朝鮮半島上北緯38度附近的一條軍事分界線。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盟國協議以朝鮮半島上北緯38°線作為蘇、美兩國對日軍事行動和受降范圍的暫時分界線,北部為蘇軍受降區,南部為美軍受降區。日本投降后,就成為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臨時分界線。巴士從臨津閣一出發,即進入武裝士兵的槍口之下。進入非軍事區,道路上架設了障礙設施,汽車必須“之”字形前行,荷槍實彈的士兵對過往者仔細地檢查。緊張氣氛一下子就籠罩在我們的頭上。 非軍事區的一草一木都受到“嚴格保護”,50年來這里成為朝韓雙方不敢越雷池的敏感地帶。路邊野花盛開,各種樹木雜亂無章,絕對的“原生態”。據悉,這里的生態環境保護得非常好,有些人還稱這里是“生態寶庫”。
我們的第一站來到通往北朝鮮的臨津閣鐵路大橋。
我們的第二站是都羅山火車站。它是韓國最北端的火車站,也可以說是承載著歷史重任的地方。以藍色為主色調的車站建筑現代而氣派,站內的各種設施齊全。站臺上的路牌寫著文山-都羅山-平壤。筆直向北延伸的鐵路正靜靜地等待南北通車的那一天
第三站瞭望三八線。鏡頭深處是一片荒蕪的。只有星星點點的幾處平房,那就是朝鮮。
此次參觀三八線,印象最深的當屬第三隧道了。由于里面不讓拍照,只能像大家大致描述一下。
在被發現的地道中,第三地道最有名,它在1978年10月17日被發現,在板門店南側4公里處,距離最近的韓方村莊只有3.5公里。距首爾只有約50公里。地道深70多米,寬2米,高2米,總長1635米,能在1小時內通行1萬名武裝士兵或3萬名非武裝士兵。
觀完非軍事區,終于到了我們期待中的第三隧道。 第三隧道洞口壁上畫著迷彩,前有持槍的軍人守衛,洞口內的四壁比較平滑。戴上安全帽,身于第三隧道之中。隧道內陰暗又潮濕,有的地方還在滴水。地道壁是暗紅色的花崗巖,在如此堅硬的花崗巖中開鑿地道,還要在秘密情況下進行,艱難程度難以想象。 雖說洞高兩米,但實際上許多地方稍一抬頭就會碰著洞頂巖石,好在大家都戴著安全帽。洞里燈光也不太亮,走在地道里,感覺有一雙眼睛緊緊地盯住我們,渾身不自在。參觀地道只能到朝韓雙方的軍事分界線,也就是說能參觀的路線只有400來米,不一會兒我們就被鐵絲網和鐵門擋住了去路,大家都感覺還不盡興。導游說,鐵門的那邊就是朝鮮,再走就是“越界”了。 有意思的是在隨到靠近朝鮮那端的巖石上會涂有煤炭,據說是當時朝鮮以發現煤炭為借口偷挖的隧道。從隧道出來,陽光格外明媚。立刻從緊張的軍事氛圍中走了出來。讓人不禁感嘆:和平真好。
午餐過后我們來到了青瓦臺、景福宮。青瓦臺依山傍水而建,后面緊靠一座突兀的青山,前面是景福宮。透過緊閉的大門向里望,大道頂頭就是總統辦公的場所青瓦臺,看上去規模并沒有多大,只有看到院里穿著制服直挺挺站立的警衛和來回走動的便衣才讓人意識到這是韓國最高權力的所在??偨y府門里靠西是迎賓閣,接待國外重要客人的地方,東面是發布新聞的地方,迎賓閣的南對面是個圓形的花壇,中間的小圓形壇上高聳著一只展翅的鳳凰,寓意鳳凰能給帶給人祥和,圍繞在鳳凰雕像下面的是三組方形基座上一家三口的雕像,象征家庭和諧。整個花壇合起來又有天圓地方的意義。
景福宮。景福宮是李氏王朝的正宮,是太祖李成桂于1395年將原來高麗的首都遷移時建造的新王朝的宮殿,有500年的歷史。景福宮里值得一提的地方也有幾個,比方門口有一摞摞用“繩子”捆好了吊起來的木板,那就是他們的門了,平時吊起來是為了方便采光和通風。據說景福宮內每天還有宮城門開閉儀式和守門將換班儀式,在春節和中秋節等節日有傳統民俗游戲,可惜我們沒有眼福。
勤政殿主要用于舉行國家的重大慶典,接見外國使節等重大外事活動,是景福宮各殿之首。這么壯觀的精神我們怎能不合張影呢。
景福宮里的楓樹好漂亮啊。記得來韓國的前一周去北京香山沒看見紅葉結果在景福宮看見了。真是意外之喜。正中間的是中國風格的建筑,代表中國。最右邊的是韓國的建筑風格,代表韓國,據說是從古代就很尊重中國。以中國為中心。 晚餐過后來到樂天游樂場。室內的游樂場竟然這么漂亮這么大,空間被充分的利用了。去樂天的時間已經很晚了,我們在里面找游樂入口就浪費了很多時間。最后一個半小時只能玩4~5個游樂項目。而且室外的游樂項目有的到十點就關門了。真可惜,玩的不是很盡興。 第三天購物日。大家買自己喜歡東西。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韓國的人和交通。早在來韓國之前就聽說韓國人的愛國精神很強大。在世界杯的足球比賽中,韓國球迷的加油助威聲到現在我還是記憶猶新。來到韓國咱不說韓國車好不好,但是在馬路上全是韓國現代和起亞,偶爾有1,2輛奧迪和寶馬。韓國人的愛國情結,我們還是要學習,學習。再談交通。坐在汽車里韓國的街上除了汽車就很少有行人的。人口稀疏,幾乎人手一輛汽車。而且韓國的交通很有秩序。有的地方就兩個車道,但是無論多擁擠司機還是很有耐心的排隊等候。沒有人按喇叭,沒有人搶道。遇上橫穿馬路的行人老遠司機就慢行揮手讓你先過。這和國內人的素質有了明顯的對比。在國內司機遇上這種情況早就按喇叭了有的還會出口傷人。遇上堵車,肯定會有人超車搶道的。再多的車道也會出現交通癱瘓。這是韓國和中國的對比。不好的地方我們要好好反思,全民素質還是有待提高的。 第三天下午三點過后我們就到了金浦機場飛往濟州島了。購物還沒盡興,又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濟州島充斥著我們的種種想象。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第四天濟州島。 濟州島人們喜歡稱該島為蜜月之島、浪漫之島,也就不足為奇了。的確是令人放松心情的好地方。這里沒有大城市的喧囂,剩下的只有美景。吹著輕柔的海風,看著海浪,心特別的開闊,舒服。身處其景其境,與快節奏的大都市相比,想必這里算的上是世外桃源了吧。
青瓦臺、景福宮參觀完畢后我們一行又來到了南山谷韓屋村。這里象征了韓國的傳統文化之集大成。每一間屋子都體現了韓國的傳統風格。
體驗完韓國的傳統文化后我們一行又滿懷激動急切的心情倒了新羅免稅店購物,里面的大牌和化妝品應有竟有。一個小時的購物時間好多人還是不夠,因為東西太多看的眼都花。最后還是滿載而歸。
不過在游玩的時候我們觀察到韓國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單眼皮,男男女女都是而且都差不多一個樣的眼睛。再看看二十幾歲的人90%以上都是雙眼皮而且都很完美的。不用說大家都知道這個是開的雙眼皮。仔細打聽一下,在韓國開個雙眼皮要3萬人民幣,是國內的好幾倍。但是一分價錢一分貨,開的很逼真。
來到濟州島海鮮是不能錯過的。第一餐——海鮮火鍋。味道味道鮮美,很清淡。小菜除了泡菜還是泡菜。幸好有人帶了小康牛肉醬,帶來了家鄉的感覺。
濟州島被稱為東方夏威夷,是火山噴發自然形成的島嶼,巖石都是黑色的火山石。濟州島的三多特色:風多、女人多、石頭多?!帮L多”與濟州地處臺風帶有關,就象石多一樣,也說明了濟州生存環境的艱苦。不過,千萬年風與石的碰撞也造就了現在濟州島獨特的地形地貌。無論是在濟州市海邊的龍頭巖,還是西歸浦沿岸的獨立巖,都可以體會到斷崖絕壁給人的別樣感受。
“女多”則是由于以前濟州男人出海捕魚,遇難身亡比例很高,所以從人數上女人多于男人。但更主要原因是生活艱難,女人也要隨男人一起勞動,因此使得女人看起來較多。在城山日出峰附近,那潛入波濤洶涌大海里,冒險捕海鮮的海女,她們可以說是“女多之島”的代表。
就這樣韓國的行程很快結束了,但是韓國的美食、美景將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中。
魏婧
2010.11.26